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透明苏州”亮相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发布时间:2024-09-20 16:19:08 [字体:+ 放大 | + 减小]

近日,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开幕。省地调院承担的矿地融合项目“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苏州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试点”成果——“透明苏州”数智平台入选“深海深地空天”专题,作为重大创新成果之一进行展出。

 “深海深地空天”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7大前沿领域之一。江苏正积极强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前沿技术突破,打造一批重点应用,创建一批科研平台。“透明苏州”数智平台展出后,获得广泛关注,达成系列合作意向。

“透明苏州”数智平台以服务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为目标,打造了“智慧勘探——三维仿真——智能决策——赋能实践”的数字化应用路径,研发了多种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多尺度多参数三维地质建模、地上地下全空间模型集成、海量数据可视化、地下空间智能决策”的透视地下技术体系。成果已在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建设、城市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成效,相关核心关键技术已成功转化至“昆山数字地下空间”建设中,产生了显著效益。

打通三维地质结构精细调查技术,构建多尺度多参数三维地质模型

聚焦国土空间规划对地下空间数据的需求,平台构建了苏州全区-建成区-古城区三种尺度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形成了多尺度多参数三维地质建模的技术体系和方法,研发了大规模复杂地质体建模、多专题地质模型动态渲染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城市群级别的复杂构造三维地质建模,以及基于一套数据模型渲染多种专题地质三维模型的方法。

汇聚海量地下多源数据,搭建地下空间全要素数据中心

基于地上地下全空间信息模型,将不同类别、不同比例尺的地上、地表、地下全空间范围的矢量数据、遥感数据、倾斜摄影、三维地质模型、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桩基础、轨道交通等数据汇聚到一起,形成了地下空间全要素管理平台。估算了地下0-10m、10-30m、30-50m不同深度优良地下空间资源量,实现了地下立体空间的“透明”展示。 

研发了云渲染云服务管理架构,实现了海量三维数据的可视化

针对海量三维模型的可视化需求,研发了基于云渲染和云服务的管理架构,实现了大批量数据场景高效加载、全空间任意浏览、不同区域无缝漫游、不同类别灵活叠加、大场景与精细场景的流畅切换等功能。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需求,进行地下空间智能决策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与重大地下工程建设需求,提供了地下空间资源三维评价、工程建设综合决策、重大线性工程选址、地下空间规划辅助决策等系列地下空间智慧应用模块,为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地下空间资源管控,地铁规划建设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快速、直观的三维地下空间数据。

探索地方特色标准体系,形成统一的数据底板

“透明苏州”数字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苏州市《工程地质层划分规范》地方标准,开展了《数字地下空间数据库标准》预研究,奠定了苏州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统一管理的地层划分基础。构建了地质资料汇交系统,探索构建了地质资料线上汇交与动态更新机制,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多源数据信息汇聚、更新和共享提供了实践经验。

“透明苏州”数智平台已在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建设、城市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初步成效,相关成果已在“昆山数字地下空间”中获得推广应用。(省地调院 毛磊  梅芹芹)


版权所有:江苏省地质局 江苏省地质局主办 | 网站地图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编:210018 邮箱:jsdkj@jsdk.cn
苏ICP备06009160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41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