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党史,话心得:踏寻红色足迹,砥砺爱国情怀
来源:水文海洋院 发布时间:2021-06-07 17:57:58 [字体:+ 放大 | + 减小]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省水文海洋院有幸走进多彩贵州,去重温中国共产党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熠熠生辉的岁月和历史。贵州3天的学习,有感动,有思考。感动于在生死重大抉择时,共产党人凭着心中对党的忠诚和信仰谱写了一首首英雄赞歌。思考于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之魂。

一、烽火不熄,国魂永存

息烽集中营,对外又被称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是抗战时期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人们所熟知的杨虎城、罗世文、马寅初、小萝卜头都曾关押于此。

时光已流转几十载,置身息烽集中营,仍能感受到那阴森和逼仄的氛围。脚下垫砖的“老虎凳”,十个指尖里打入钢针或竹签的“打针”,把浸上油的棉花绑在十个指头尖上点火燃烧的“点天灯”,先将身体扎烂,再用胶水把麻布贴在皮肤上一块块往下撕的“披麻戴孝……种种让我们听起来就不寒而栗的酷刑,却成为息烽集中营生活的日常。息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成为了革命人士和爱国人士的炼狱。

然而就是在这魔鬼般的牢狱生涯中,先后关押在此的1000余名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无一人叛变。是什么让他们身处炼狱,却心向阳光?是什么让他们百折不挠,从容赴死?

我想,是信仰的力量。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一书的前言中写到:“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如此众多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奋斗者。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他们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展现了空前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不信,你看担任军统局地下党支部书记的张露萍,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不时地为我党传递重要情报。在身份暴露后,从容不迫。一个不满20岁的小姑娘,能有多大能耐?可就是这位年仅19岁的小姑娘,经过多次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透露我党的一点秘密。“我们活得亮亮,死,也要死得堂堂。”,“我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去,我现在心里很坦然。”张露萍从容地说道。

在走向刑场时,张露萍和同伴们手拉着手,并唱响了那首荡气回肠的《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群山巍巍,古树参天,息烽集中营上空再次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热泪盈眶。

二、心中无我,功在千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我们的通识教育里,知道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选择,但是来到实地,才了解遵义会议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耐人寻味。

在实地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一条名叫“毛泽东小道”的人行步道。那是当年毛泽东提着一盏走马灯,来力劝周恩来撤销一个作战命令时走过的小路。而后的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坚持,才避免了中央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而在湘江战役结束后,也是由于毛泽东主动与张闻天、王稼祥接触,才渐渐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为遵义会议上确定正确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奠定了基础。金一南教授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但他的确是领导层中带有最大的历史自觉性来到这一转折点的。”什么是历史自觉性,我想,就是一种对革命事业、对党的发展、对民族危亡的使命担当。本着对民族独立、党和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在被排斥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主动想办法,找出路。

遵义会议之所以能成为历史的转折,除了毛泽东自身的因素外,张闻天和王稼祥胸襟坦荡,有容乃大的气魄,也是会议成功召开的重要因素。会上,张闻天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接连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下的系列严重错误。而王稼祥在剑拔弩张的与会氛围中,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并建议取消李德和博古的军事指挥权,由毛泽东参与军事指挥。王稼祥投了最关键的一票,至此遵义会议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他们的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让被排挤的毛泽东走到了幕前,才有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军事传奇。

毛泽东曾在一次讲话中说:洛甫(张闻天)是不争权的。如果没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召开后,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红军中的主导地位。每次重大军事抉择,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都要征求毛泽东的意见,对于一些人的非议,张闻天笑称: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也正是因为“心中无我,只有革命”的政治站位,才使得来自五湖四海,籍贯不同,出身不同,接受教育不同的参会人员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领导下。

心中无我,这对于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仍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心中无我,才能心中有民。周恩来总理办公和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厅墙外正好是14路公共汽车站,很吵闹,有人建议把汽车站挪开。周恩来说,我们办事要从人民方便着想,不同意挪。直到现在,14路汽车站还设在那里;心中无我,才能忠诚担当有定力。“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焦裕禄用一生的时间,换兰考千顷澄碧的新颜。他当年种下的泡桐幼苗,已成为一片永恒不朽的精神林海;心中无我,才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在正定》等著作,不难发现,习近平始终把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放在首位。为此,他可以不远千里考察学习办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他可以骑着“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解决问题,兴起正定调查研究新作风。

三、红军菩萨,谱写军民鱼水情

你如果去过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就会发现这个陵园里立有一尊红军形象的雕塑。百姓都亲切称她为:红军菩萨。原来他是中央红军长征辗转遵义期间的卫生员。由于医术高超,待患者如亲人,被当地的百姓当成救苦救难的“红军菩萨”。当红军撤离遵义的时候,卫生员为了抢救生病的孩子,延误和大部队一起撤离的时间,被敌人杀害。当地人为了纪念和缅怀他,就为他修了一座坟。人们无钱看病时,便带着香烛纸钱到红军坟前祈祷,希冀红军卫生员保佑他们解除病痛,早日康复。人民群众如遇苛捐重税,拉夫抓丁等苦难时,也会到红军坟前倾诉。远近的乡亲,按着乡间习俗,四时祭扫,香火未断。这座坟,成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向往光明的化身。据说,“红军菩萨”的事情传开后,反动派极为害怕,强行多次挖坟,但乡亲们总是偷偷地重修,让这座“红军坟”一次次比以前更高大更坚固。

时光流转,红军菩萨的风采依旧。他成为当地百姓心中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心中只有百姓,没有自己的人。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个心系百姓的党怎能不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我慢慢体会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能成为中国的执政党,那是民心所向,是人民的选择,一个心里装着人民、受人民拥护的党必定无往不胜。

电视剧《解放》有这样一个镜头,中共中央领导人东渡黄河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前来送行,“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声响彻黄河岸边,画面无比震撼。202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多地群众自发去为袁老送行。据报道,袁老的灵车驶出医院时,长沙城群众跟随灵车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送别袁老先生的车队驶过的地方,沿途车辆齐声鸣笛送别。

学习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赤水河畔。赤水河静静流淌,两岸酒香四溢。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在“红星桥”上,留影,赏景。但我的耳畔似乎能听到当年踏着浮桥四渡赤水时的枪炮声、厮杀声。80多年过去,那段历史将永载史册,心中无我,只有信仰的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成长中的宝贵财富,将一直指引我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编校:吴昊 供稿:水文海洋院  石晓磊)


版权所有:江苏省地质局 江苏省地质局主办 | 网站地图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编:210018 邮箱:jsdkj@jsdk.cn
苏ICP备06009160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41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