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以微薄收入和孝心撑起一片天
来源:二七二队 发布时间:2019-11-29 17:06:16 [字体:+ 放大 | + 减小]

以微薄收入和孝心撑起一片天

---地质工作者唐龙天的孝老爱亲故事

 

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广东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部负责人唐龙天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一个职工、一个儿子、一个兄长、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演绎着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克服与老人妻子三地分居的困难,以微薄的收入扛起生活的重担,用一份孝心爱心回报父母、回报家庭、回报社会,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美德。

唐龙天,男,1981年11月出生于甘肃古浪县裴家营镇塘坊村,大专学历,父母在家务农,弟弟妹妹近年大学刚陆续毕业,妻子在老家乡镇上班,有两个女儿,老大11岁老二2岁。该同志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野外核电项目部工作,常年战斗在一线,与家人分居三地,每年回家的次数2-3次,平均在家天数不到40天。作为单位的骨干人员,他工作认真努力,积极上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是单位的好员工;同时也用淳朴善良的孝心担负着照顾父母弟妹、妻子和孩子的责任,是家里的好儿子、好哥哥、好女婿、好老公和好爸爸。

他是父母眼中的家庭顶梁柱

由于出生在西北偏远的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全靠种地来维持一家5口的衣食住行和供孩子上学。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懂得生活的不易,也懂得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贫困的窘境,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考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后从一个在施工现场从事测量的一线技术人员,慢慢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管理人员。十几年来,虽然收入不高,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把工资的大部分贴补家用,努力孝敬和回报父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6年9月,刚参加工作一年多,他突然接到家里一个电话,父母出车祸了,千里迢迢从秦山核电项目部赶回老家,到家时母亲已从镇医院直接转到武威市人民医院做了头部手术,已经昏迷两天了。好在父亲受伤轻一点只是胳膊骨折。在那些日日夜夜里他陪伴在母亲病床边精心照顾,昏迷了整整23天后母亲才终于睁开了眼睛,在医院住了三个月,母亲慢慢恢复了身体,但失去基本劳动能力。

这样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他父亲的肩上,一边种着十几亩地一边照顾母亲,还要拉扯年幼弟弟妹妹慢慢长大。看着渐渐年迈的父亲,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由于远在千里之外工作不能亲自帮父亲干活,他能做的就是平时生活尽量节俭一些在经济上给与父亲支持,每年休假赶回家多陪伴父母、多买些补品、多陪父母说说话,与父亲一起承担生活的压力,尽最大能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他是岳母眼中的孝顺女婿

唐龙天同志于2008年成家,爱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岳父母家附近的乡镇工作,工资收入不高,两人的小家庭安在妻子所在乡镇,离父母家有700多公里,结婚后唐龙天夫妇都多了一份责任,除了自己的小家庭外还要负担对方家庭的生活及和睦相处。结婚后的唐龙天利用有限的假期回到甘肃,既要探望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妻子、年迈的岳母,还要携妻女一同探望父母,虽辛苦但开心。爱人家岳父早年去世,岳母一个人把两个女儿养大成人,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2014年8月,他正好回家休假,一天老人突然身体不舒服呕吐晕倒,他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送进医院。县医院条件有限看了以后检查不出病因,所以立即转院到西安西京医院,医生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晚期,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他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又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

老人回家休养期间,为了控制病情,他和家人四处求医问药,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保证了老人的精神状况和病情稳定。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努力保证老人的医疗费用,带老人去北京、西安等地游玩,放松心情,了却老人的心愿,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他是弟弟妹妹眼中的负责任大哥

生活虽然艰难,但唐龙天同志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乐观地对待一切,在困难面前默默地扛起生活的重担,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应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孝顺老人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举动,体现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为老人做一碗家乡臊子面、过年时为老人买一件新衣、回家时为老人买需要的营养品和对症的药品、经常电话视频陪老人说说话、教育孩子要尊重孝顺老人等等,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龙天同志除了极其孝顺双方的父母之外,对待自己的弟妹以及一双女儿也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领他们孝顺和体贴父母。唐龙天比弟弟妹妹大十几岁,开始工作时他们还很小,还在上小学,工作后部分的工资都用来分担父亲的经济压力,帮助支持弟弟妹妹上学,交学费交生活费,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哪怕是自己再辛苦一点从来没有放弃过,全力支持弟弟妹妹完成学业,他就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弟弟妹妹也是很懂事很努力。现在妹妹在兰州,弟弟在北京。长大后的他们也跟哥哥一样,都很孝顺父母,抽空就回家看望父母,平时还买点营养品寄给父母。周围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为这个家庭的苦尽甘来感到欣慰,也为这个家庭有个顶梁柱的长子感到羡慕。

他是妻子孩子眼中的重要依靠

唐龙天小家庭的和谐成长得益于他们夫妻长期的经营和维护,他们从相爱、相知到相守,共同度过了新婚燕尔的甜蜜、两地分居的思念、初为父母的惊喜、经济困难的窘境、双方父母的责任、生死离别的痛苦。

现在的他,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来回奔波,尽心尽力,努力把工作做好的同时也把两个家庭照顾好;现在的她,在家庭里扮演着主要角色,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工作生活两不误。多年的坚持和付出也使得这个小家庭慢慢走出困境,房子买了,房贷和外债也还得差不多了,大女儿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姑娘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格外懂事,每天放学回家抓紧学习,学习之余帮助妈妈干活照顾妹妹,在学校表现优秀,积极主动,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有礼貌,表现好,参加校舞蹈队、校足球队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多年来,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双方老人的病痛,面对妻子的埋怨,面对孩子的不理解,他的心中有过彷徨,也有过苦痛,也问过自己为什么生活充满累和忧,但唐龙天一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妻儿对自己的依赖、骨肉相连的血亲,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作为男人,他都应该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

唐龙天说:“父母给予了我生命,生我养我,生活给我的也并不全是痛苦,我的劳动和付出同样得到了他们的回报,父母的相濡以沫、弟妹的懂事接力、妻子的宽容大度,孩子的进步优秀、家庭的和谐相处、单位的理解支持,使我得到了更多的宽慰,为了一家人更好的生活,我会更加的努力,在单位努力工作,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努力改变生活现状,成为一个更加合格儿子、丈夫和爸爸。”(编校:吴昊 供稿:二七二队工会)


版权所有:江苏省地质局 江苏省地质局主办 | 网站地图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编:210018 邮箱:jsdkj@jsdk.cn
苏ICP备06009160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41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