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以过硬的技术在高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地质五队 发布时间:2020-11-17 16:56:41 [字体:+ 放大 | + 减小]

地质五队十一届三次职代会报告指出,2020年地质工作要进一步融入徐州综合防灾体系建设和各县域防灾减灾工作,要围绕突出公益职能履行,精准服务,不断加强对县区、乡镇等地的应急处置技术支持。今年以来,全队上下围绕地质工作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职能,持续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精确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以地质项目为抓手,有序推进地质勘查、矿山服务和地灾治理、地灾应急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新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业绩。

地质勘查:取得新进展

今年,地质勘查以2019年度局地勘基金项目“江苏省徐州市柳泉-江庄地区金刚石原生矿调查”为重点项目,在完成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分析和资料整理,为野外工作验收做好准备。目前,已发现物探异常16处,其中一处经钻探验证为橄榄玄武玢岩引起,新发现基性-超基性岩10条,新增金伯利岩2处(以往鉴定为橄榄金云母岩),基本查明了区内基性-超基性岩的分布、岩石类型及矿化蚀变等特征,对西村金伯利岩岩体有了新的认识,调查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地质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开展苏北岩石圈地幔及金刚石找矿研究及江苏新沂石英砂矿高纯石英潜力与综合利用研究2个科研项目的技术合作。5月份,完成高纯石英潜力与综合利用研究项目,查明了石英砂和含石英岩石中的石英特征,评价了石英砂和含石英岩石中石英的提纯和综合利用潜力;苏北岩石圈地幔及金刚石找矿研究已完成报告初稿,近期将组织专家审查。

 

矿山服务:助力环境保护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地质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达到防灾减灾、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

邳北石膏矿区采空地面塌陷监测预警分析研究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采空区塌陷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采用传统地下水监测、地表变形监测,结合先进的光纤监测技术,对石膏矿监测示范区建立立体监测网,在大数据分析的前提下形成监测预警模型,最终建立监测预警平台。目前,该项目野外工作已完成,共布设完成3个地下水监测点,3个光纤监测点(含1个微震监测点),完成塌陷数值模拟,已建成监测预警平台,今后将通过预警平台实现对采空地面塌陷的实时监测预警。

《徐州市地质环境监测规划(2020-2025年)》,该项目是我院承接的第一个地质环境监测类规划项目,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分析、专题研究等工作的开展,达到科学合理部署地质环境监测的目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健全徐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提升地质环境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目前,该项目初稿已经完成,正在征求意见阶段。

8月份,完成《邳州市石膏矿区采空地面塌陷防治方案(2020-2023年)》,并通过邳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审查。《方案》对村庄搬迁避让、土地流转封闭式管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进行详细部署和相关工程概算,并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和建议,安排了具体工作时序,为提升矿区抗风险能力、保护矿区地质环境打下扎实基础。

 

地质灾害:提升城市之美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矿山数量进一步缩减,以矿山监理、储量年报、压矿评估等项目逐渐减少,但助力绿色发展、提升城市之美的服务导向日渐凸显。

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设计方面,完成徐州市铜山区20个、贾汪区5个,均通过专家验收;目前,正在开展睢宁县7个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设计工作,后期将由我队汇总完成睢宁县共计26个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总报告。该项目是徐州市生态环境修复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时,还先后完成徐州工业园区、邳州经济开发区、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等4个区域灾评工作,射阳经济开发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2个区域灾评工作正在开展;华润天能6个矿区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递交初稿,即将组织专家审查。

徐州园博会7个分园址之一的卧牛山公园一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基桩公司承接的卧牛山公园一期南侧废弃宕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也在有序稳步推进。通过人工清坡、回填压脚等措施,消除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坡面、坡脚进行覆绿,消除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让曾经的断壁残垣、衰草连天的卧牛山,变为鸟鸣花香、风景优美的花园。目前,坡脚挡土墙、坡底排水沟、坡顶挡水墙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坡顶防护栏施工,预计11月中旬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地灾应急:当好安全“守护者”

一直以来,技术中心积极应对徐州市各地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全力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当好一方安全的“守护者”。

今年以来,技术中心先后完成了徐州市、沛县、睢宁、邳州、新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地质灾害现状,通过分析其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性,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提出防治工作目标。汛期以来,技术中心加大排查力度和频次,累计完成“三查”工作排查290点次,共投入231人次,投入资金40万元。

6月份,技术中心受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对丰县辖区内的各乡镇及矿山企业分管地灾防治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期间正值汛期,讲座特别对汛期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及应急处置进行详细讲述,并针对丰县地灾特点,就如何安全开展汛期地灾防治提出了建议。

开展专项巡排查。4月份,对徐州市重要交通干线沿线的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调查面积达135.1公顷,排查总线路55.07千米,其中铁路线路长度3.58千米,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段提出治理建议。配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的江苏省沂沭泗地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为防止因汛情导致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徐州技术中心对徐州市沂沭泗区域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再次巡查,主要涉及沂河、沭河、邳苍分洪道等河道。(编校:吴昊  供稿:地质五队 张国堂 李兴山)


版权所有:江苏省地质局 江苏省地质局主办 | 网站地图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编:210018 邮箱:jsdkj@jsdk.cn
苏ICP备06009160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41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