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英模录28:徐明钻——跋山涉水守本职 初心不改照长路 |
发布时间:2025-03-17 17:21:35 [字体:+ 放大 | + 减小] |
徐明钻,男,汉族,1983年9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物化遥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地勘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澳大利亚JORC标准“合资格人”,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古生物所、河海大学等硕士校外指导老师。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和EI索引近10篇,另外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省级优秀标准2项。 ★ 荣誉成就 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2018年由中国地质学会评定; 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协会(AIG),JORC标准“合资格人”,2015年加入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协会正式会员; 200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10年由中国地质学会评定; ★ 主要事迹 艰苦一线,历兵秣马出战绩 古代哲人庄周曾说过,“藏金于山,藏珠于渊”。2009年4月至10月间,徐明钻同志在参加“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之一“西藏1:20万羊八井幅等两幅区域化探”项目期间,克服高原反应,“于山于渊”穿梭,采集样品,做记录,测地质剖面,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地质信息,项目组遭遇了“河水冰面开裂,险深陷入冰底”,“藏民抛石袭击”,“一日爬升近800米绝对海拔”等惊险经历,3个多月他瘦了近30斤。他笑称他在有效减肥的同时,更让他收获了野外生产技能和团队管理经验。 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徐明钻同志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带队赴新疆-甘肃-内蒙古交汇的北山地区,开展铜多金属矿找矿方法技术研究的野外生产工作。当时项目组驻地靠近中蒙边界的一处煤矿矿区。盛夏时当地最高气温达48摄氏度,为尽快完成面上的采样和填图工作,徐明钻同志带领团队每日凌晨4点开工,中午12点前结束,施工期间团队成员历经中暑、沙漠陷车、遇袭毒蛇等多次突发事件,排除千险,勇往直前,最终圆满完成野外生产工作。 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徐明钻同志任原江苏地矿局澳大利亚地质找矿项目现场负责人,在澳大利亚东部阿米代尔地区多个探矿权范围内开展以地质填图-物化探扫面-槽探-钻探等为主要手段的铜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在近三年的澳洲地质工作时间,徐明钻同志体验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深刻经历。每到夏季,澳大利亚东部的平均气温能达到40摄氏度以上,在野外,苍蝇会爬满后背和脸部,灌木丛中藏匿着毒蛇,防蝇面罩、防蛇脚套成了他们的必备“武器”,砍刀开路,披荆斩棘,最终顺利采集到了样品。由于澳洲当地人工成本昂贵,很多野外辅助工作必须由项目组人员亲力亲为。负重20kg,行进5km,搬钻杆、运岩心、做编录、修机械、清泥浆,成为了项目组成员的日常,几个月下来,大家的肩膀、双手双腿,褪了好几层皮。据徐明钻同事回忆,在项目收尾阶段,徐明钻同志真菌感染,脚部长了约2cm宽的疣,严重影响到行动。面对紧张的工期,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一直等待野外工作基本结束后才到医院手术切除。“成功的花总是浸透了奋斗者的泪泉与汗水”,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团结一心、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顺利完成野外各项任务,发现了一处小型金矿化体和多处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境外矿产勘查,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徐明钻同志历经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院长助理、副院长等多个岗位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具有前瞻视野,经常思考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聚焦省局提出“五个方面安全”定位,结合单位已有产业布局和专业能力,系统总结并创新性提出建立健全“空天地海”全空间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同时聚焦境外矿产勘查领域工作,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近几年成效显著。 在徐明钻同志及团队积极的争取下,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层层遴选,地勘院成功参与“沙特阿拉伯地盾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样品高精度地球化学测量”项目,成为首批合作单位(国内省级地勘单位只有4家参与)。他作为省地质局沙特地质调查项目部指挥长,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沙特阿拉伯地盾化探项目的生产实施,工作成果获中沙双方地质调查局相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2023年10月,徐明钻同志带领团队向南苏丹矿业部提交100多页的英文技术方案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取得他们的高度认可。南矿业部副部长Cosmas博士称赞其团队“准备的技术方案是我这几年来见过最系统最认真的”。前期交流过程中,他既履行项目负责人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更承担了英文翻译工作,能力得到了国内外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 2023年12月21日,徐明钻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带领团队与南苏丹矿业部的多轮沟通,促成地勘院与南苏丹矿业部成功签订了南苏丹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综合性系统性地质调查项目的商业合同,成为国内首家省属地勘单位承接国外全国性地质调查项目。2024年4月,成功带领团队接待了南苏丹矿业部部长一行13人对省局、地勘院的尽职调查,有力推动项目加速落地,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相关技术、商务、后勤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徐明钻同志始终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勇挑重担、励精图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地质人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