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秋色无边硕果丰
来源:地质六队 发布时间:2019-11-13 17:01:53 [字体:+ 放大 | + 减小]

秋色无边硕果丰

——地质六队工程勘察技术交流周侧记

 

11月1日,地质六队“工程勘察技术交流周”活动落下帷幕,圆满结束。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师永海等11位专家、骨干先后走上讲坛做技术交流报告,来自地质六队工勘院、地研所、测绘院的及相关部门的70余位同志参加了报告会。

领导重视 寄予厚望

该队队长卢祥富、党委书记周玉祥出席工程勘察技术交流周活动启动仪式并先后致辞。

卢祥富指出,地质六队发展关键在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才始终是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参与竞争、保持优势、谋求发展的战略基础。这次技术交流活动,目的就是加强工程勘察技术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程勘察技术水平、提高全员素质、增强执岗能力。希望大家珍惜这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意识,端坐学习态度,坚持深入思考,强化学术氛围,践行学以致用,全面推动工作,做六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周玉祥在讲话中回顾总结了今年该队主要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队形势任务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学技术、提能力,做真人、干成事,写好字,展形象”“十八字”工作要求,勉励同志们勤奋好学,加强修养,德才兼备,争做的复合型人才、开拓型人才。

各抒己见 各展所长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该队总工办早在9月初就开始了主讲人甄选和选题确认工作,对13位同志分配了15个专题。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同志们围绕选题积极准备材料,反复斟酌,数易其稿,把真知灼见和PPT显示效果融合在一起,为高质量办好技术交流会奠定了基础。

师永海的《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阐述了工程勘察的本质追求,论文列举了国内外众多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工程勘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工程勘察在人类社会的广泛应用延伸到工程勘察的任务,并籍此引发“工程师的最高境界”、“工程师的底限”两个哲思性命题,把科学探索与道德追求融汇一体,提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结合的思想,全文旁征博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陈本一的《较大型公路工程勘察项目推进及过程管控》通过大量图片、图表及规范化的层级审批文件阐述了项目管理流程及其要求,对项目运行各阶段管控重点和管控方式、方法进行了纲要性总结,并着重介绍了全程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堪称集我队(院)工勘工作大成的“法宝”。

孙宗成《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通过大量图片、视频介绍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地震、地面塌陷、涎流冰、雪崩、风吹雪、风积沙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重点讲述了特殊性岩土——黄土的特点、工程性质、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地基的常用处治方法等内容,并通过案例对黄土高原区的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机理、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及工程防治措施进行了详实的阐述。

肖进模的《土工试验指标基础知识》详细讲解了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土的可塑性、透水性、击实性、承载比、压缩性、抗剪强度等指标的测定或计算方法。为帮助大家直观地了解土工工作,做到知行合一,肖进模同志还开放了土工实验室,供大家现场观摩操作,深受大家欢迎。

王佳健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核中常见问题》分享了工勘报告编制工作经验,对报告中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基础形式定性、图件与参数指标等重要板块的要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孔位、标高、地层”三要素控制论。

宋秋明的《工程勘察合同洽谈与投标经验教训》简要介绍了工勘业合同文本的种类及其构成要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市场调查、投标、合同洽谈与签订过程中等各个阶段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让人颇生“千金易得,经验难求”的感慨。

钟昌志的《软土地基处理处理技术》较为完整的介绍了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现浇X形混凝土桩、浆固散体桩的技术原理、施工流程及其广泛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对不同情况下软土地基沉降控制的基本方法、处理步骤进行了分析比较。

许玉龙的《隧道地勘报告制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介绍了隧道工程勘察的传统方法和前沿技术,总结出了隧道地勘报告的“三阶段、三要素”,提出了“重点关注围岩、纵断面图优先制作”工作经验,展示了一个青年地质人的专业修养和职业追求。

鞠晓光的《工勘项目管理的实践》就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项目承接与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如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工期控制、成果提交、内部协调、风险控制等进行了阐述,并以国内国外两个项目的运作为例,提出了诸多可供参考借鉴的成功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王超的《注册岩土的考试经验》分享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并且参考的成功经验,针对考题陷阱密布的特点,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找坑铺路”考试复习法。

陈婉铭《工勘成果资料档案管理问题及建议》对照成果资料管理相关规范,详细分析了我队(院)工勘成果资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成果报告、资料的编写、出版、归档及保密等工作提出了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氛围浓厚 余韵悠长

在交流会场,大家欣喜地看到,很多同志都在认真听讲,眼睛紧紧盯着投影大屏,边听边记,唯恐错过了什么。每次课后,主讲人总是被大家团团围住,答疑解惑,深入交流。此情此景,仿佛让人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学生时代,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

据统计,本次技术交流周活动累计收到讲稿15篇(实讲12篇),累计参学人数350余人次,累计课时40学时,其活动规模、专业范围、学习时长、参与人数均在该队学术交流史上创下新高。在全队即将步入地勘事业单位全面改革新时期、走向历史新起点的大背景下,2019工勘技术交流周活动,必将对六队地质事业和地勘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编校:吴昊  供稿:地质六队 陶健 陈婉铭)


版权所有:江苏省地质局    江苏省地质局主办 | 网站地图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编:210018  邮箱:jsdkj@jsdk.cn
苏ICP备06009160号-3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44